第十一期书会•梦工坊:华中科技大学李军均教授分享诗词的无言之美

发布时间:2018-11-05浏览次数:2689

武职网讯(通讯员 邹丹 摄影 杨笑)111日下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光谷东校区迎来本学期第一场读书分享会,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李军均教授应邀做客“梦工坊”,分享古诗词的无言之美。来自轻工学院、旅游学院、机电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20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讲座。

    李军均援引《吕氏春秋 音初篇》这首情诗阐明丰满充足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创作诗词歌赋的源头和动力。诗中描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妾在涂山等待禹期盼见上一面,可匆匆赶到时只看到禹离去的背影,发出了“候人兮猗”的感叹——我在等候着我亲爱的人儿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个目不识丁的妾侍因思念丈夫的情感写出创造性的诗句,这就是典型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独有偶,古罗马诗人尤利斯维也曾说“愤怒出诗人”,愤怒也是情绪的一种,是诗词作品的源泉。

    李军均指出,古典诗歌表现的情感非常丰富,同一位诗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同一件事物所抒发的情感可以截然不同。青年时代的杜甫登泰山写下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实际上不单是描写泰山之巅的景象,同时畅想能够达成自己的抱负,站在人生的巅峰上。而55岁的杜甫再登高时却是“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愁苦模样,应是尝尽了生活的苦楚,再不复年少时那般轻狂那般雄心壮志了。领会诗中表达的真正情感,往往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去揣摩、领悟,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

    在分享交流中,有同学提出“现代生活已很少有人用古诗词来交流,我们学习古诗词还有何用?”李教授结合多年的学习经验为现场学子释疑。他说,学习诗词可以培养审美能力,领悟诗词的情怀能够净化浮躁的心灵,理解诗词的美感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古典诗词表达的是含蓄婉转的情感,即使是拒绝别人都能眼含热泪不舍地说出‘恨不相逢未嫁时”。学习诗词是学习与现代社会节奏截然相反的一种文化,是对浮躁心灵的洗涤。更重要的是,诗词是华夏文明长河中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不该因时代变迁就遗忘先人的智慧,美丽的瑰宝应值得永世传颂。

    据悉,“书会梦工坊”开办以来,陆续邀请文人名师讲解诗词歌赋、古代礼制等内容,已进行了十一期读书分享。这是一个向学生展示多元文化的窗口,是通向传统文化的长廊,是激发学子志趣的第二课堂。武职学子在第一课堂汲取科学技术,在第二课堂上领会文化内涵,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教园区致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书会举行以来收获学生好评无数。